5 月 1 日,成都中医哮喘医院携手国际冷冻治疗学会核心专家牛立志教授,成功举办肺结节冷冻消融技术讲解及患者答疑活动。此次活动聚焦肺结节诊疗难题,为患者带来国际前沿治疗方案,助力提升西南地区肺结节诊疗水平。
一、聚焦呼吸健康,直面肺结节诊疗难题
2025 年世界哮喘日以 “全程守护呼吸健康” 为主题,将肺结节纳入重点关注范畴。随着低剂量 CT 筛查普及,我国肺结节检出率高达 20%-30%,其中磨玻璃结节恶变风险不容忽视。然而,传统手术切除创伤大,放化疗副作用明显,难以满足患者需求。成都中医哮喘医院敏锐捕捉到这一医疗痛点,借势世界哮喘日,邀请牛立志教授带来冷冻消融这一国际前沿微创治疗技术。
西南地区因气候、空气污染等因素,肺结节患者数量逐年上升,且高龄、肺功能差的复杂病例占比高,对安全高效的诊疗技术需求迫切。此次活动的开展,为解决区域内肺结节诊疗难题提供了新方向。
二、专家领衔,解锁冷冻消融技术密码
牛立志教授拥有 30 余年肿瘤微创治疗经验,累计完成超 12000 例冷冻消融手术,独创 “个体化温控消融方案”,在高龄、肺功能差等高危患者的治疗上成果显著。活动中,他分享了自身从军医到国际冷冻学会核心专家的技术钻研历程,强调 “精准医疗” 在肺结节治疗中的重要性。
牛立志教授详细解析 “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”,该技术通过 CT 三维定位,将仅 1.47 毫米的消融针精准穿刺至结节病灶,15 秒内极速降温至 - 160℃以下形成冰球,经 3 个冷热循环彻底灭活病变细胞。相比传统手术,其具有微创安全、保护肺功能、激活免疫等优势,如针眼级创口、局部麻醉即可完成,术后 24 小时患者便可下床活动;避免肺叶切除,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肺组织;坏死细胞释放抗原激发自身抗肿瘤免疫,降低复发风险。
三、互动答疑,传递肺结节诊疗科学理念
活动现场,牛教授团队针对长期吸烟者、肺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,解读肺结节 CT 影像特征,讲解 “结节恶变风险评估五要素”,纠正 “谈结节色变” 与 “放任随访” 两大误区。强调<8mm 的实性结节或<10mm 的磨玻璃结节无需过度焦虑,但需定期随访;对符合消融指征的高危结节应尽早干预。现场还为 200 名患者提供免费 CT 影像解读服务。
活动分享真实康复案例,62 岁的王先生左肺 6mm 磨玻璃结节、右肺 2mm 实性结节,接受冷冻消融术后 6 个月复查,结节完全吸收,肺功能较术前提升 15%;长期吸烟者张先生混合磨玻璃结节直径 1.2cm,因肺功能差无法手术,经冷冻消融治疗后,结节体积缩小 70%,症状消失。两例手术出血少、无并发症,直观展现了技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。
技术落地,开启西南肺结节诊疗新篇
活动结束后,成都中医哮喘医院宣布正式引入牛立志教授团队的 “冷冻消融技术标准化操作体系”,成立西南首个 “肺结节微创治疗中心”,配备先进设备,为无法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、肺功能差的患者开通绿色诊疗通道,提供个性化消融方案。
同时,医院发布《西南地区肺结节防治白皮书》核心数据,呼吁公众重视年度低剂量 CT 筛查,并启动 “肺结节患者健康管理计划”,通过线上随访、专家科普直播等形式,实现患者从诊断到康复的全程管理。